9月17日,由《中国摄影》杂志主办的“起始地——1957–1980年《中国摄影》作品收藏展”在北京东城区金宝街67号隆基大厦中国摄影画廊开幕。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,集中呈现60余件原作影像及相关档案文献,追溯新中国摄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中的起点与发展。
展览以《中国摄影》杂志刊发的作品为核心,系统梳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摄影发展脉络。展出作品不仅表现出新中国早期摄影媒体对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等社会群体的真切书写,也折射出那一时期“典型化”与“标准化”的美学实践。影像中既有河畔嬉戏、边疆舞蹈的生动瞬间,也有机器轰鸣、建设火热的时代印记,展现了摄影在社会集体记忆中的独特价值。《中国摄影》杂志总编辑李波表示,“这一展览在史料呈现与学术分析之间实现了兼顾,既有学术的厚度,也能与大众观众建立交流的通道,较好展现了《中国摄影》在新中国摄影史,乃至视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”。
展览作品均来自90后青年收藏家翟霖峰的私人收藏。他以独特的学术视角,将《中国摄影》视为理解新中国影像文化的重要文献,系统收藏包括原始底片、投稿书信及出版影像,呈现摄影在制度环境与社会机制中的运作逻辑。展览由学者、策展人陈秋策划。陈秋表示,“策展不仅是展品的陈列,更是一种历史叙述方式”。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郭超)
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