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医 30 多年,调理过 1000多例肝硬化患者,其中一大半用的基本就一个方子,我在古方 “柴胡疏肝散” 基础上改良的 “疏肝软肝健脾方”。为啥这方子这么好用?今天就跟患者们说透,帮大家搞懂调理肝硬化的关键。肝出了硬疙瘩,先看气和血,再看脾。肝是 “藏血” 又 “主疏泄” 的脏腑,人长期情绪郁怒、饮食油腻,肝气就容易瘀滞,气血在肝内堵得久了,肝细胞慢慢变性、纤维化,最后形成硬化结节。要是肝气总不通,患者肝区会越来越胀疼,还爱叹气、烦躁,门静脉压力也会跟着升高,甚至诱发腹水。脾是 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肝硬化患者大多脾虚,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,要么腹胀、没胃口,要么生成湿浊堆积在体内,湿浊混着瘀血缠在肝上,会让硬化越来越重;渗到腹腔里,就成了腹水。脾胃越弱,气血越虚,肝脏得不到营养修复,硬化就难逆转,两边都出问题,病情自然反复。简单说,肝气瘀滞、气血不通,肝会硬;脾虚生湿、瘀浊缠肝,硬化难断根,两边都失调,肝硬化就容易加重。“疏肝软肝健脾方” 分三路解决问题,组方为,柴胡、丹参、鳖甲、茯苓、白术、郁金、茵陈、炙甘草。第一路,疏肝活血软肝组,柴胡、丹参、鳖甲、郁金。这组能快速疏解肝内瘀滞的气机,像给 “堵死的肝络” 松绑,同时活血化瘀、软化硬化结节。丹参能打通肝内瘀堵的血管,改善肝脏微循环,让肝细胞能 “喝到血”;鳖甲是软肝的核心药材,能慢慢化解肝内的纤维化斑块,不让硬疙瘩越结越大;郁金疏肝又活血,帮着理顺肝气,缓解患者肝区胀疼、烦躁的毛病。这组是 “控硬化进展” 的主力,先把肝脏 “变硬” 的源头按住。第二路,健脾祛湿组,茯苓、白术、茵陈。茯苓和白术能健脾益气、祛湿利水,从根上减少湿浊生成,肝硬化患者爱腹胀、没胃口,甚至有轻度腹水,多是脾虚生湿导致的,这两味药能帮着 “运化” 掉体内多余的水湿,不让湿浊再缠上肝脏;茵陈能清利肝胆湿热,比如患者口苦、尿黄、肝功能里胆红素偏高,就靠它清理湿热,减轻肝脏炎症负担。这组是 “断加重诱因” 的关键,把诱发肝硬化进展的 “湿” 和 “热” 清干净。第三路,调和护脏组,炙甘草。炙甘草能调和所有药材的药性,让方子更温和,不刺激虚弱的脾胃;同时还能益气健脾,辅助茯苓、白术增强脾胃功能,帮身体生成更多气血,为肝脏修复 “供能”。比如患者吃不下饭、浑身乏力,它能慢慢改善,让身体有劲儿对抗病情。灵活调方才是治好病的关键。虽说核心方子不变,但每个患者情况不同,必须跟着症状调整。正如老祖宗说 “一剂圆通方,贵乎应变”,方子是死的,患者的体质是活的:有的患者腹水重,就加泽泻、猪苓增强利水;有的患者气血虚,就加黄芪、当归补气血;有的患者肝区疼得厉害,就加延胡索理气止痛。只有跟着患者的情况调,才能让方子发挥最大作用。肝硬化不是 “绝症”,别光盯着西药保肝、抽腹水,从疏肝活血、软肝健脾入手,往往能标本兼治,既控制硬化进展,又修复受损的肝脾功能,慢慢让肝脏 “软” 回来,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。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肝病问题,可以点开我的头像,多看看我的视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